中文版  |  English

福建日报:德化瓷,中外友好的文化使者-2009.01.19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2008-10-29

10月14日,《中国与摩洛哥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在河南正式开印,首次入选外国邮票的德化瓷从此成为中摩友好的象征。这也是德化瓷作为中外友好文化使者的一个缩影。

丝绸镶瓷:从摩洛哥到中国德化

以丝绸为纸、以德化白瓷片作画,一段由摩洛哥到中国德化的“海上丝绸之路”展现在一张方寸邮票上……这是《中国与摩洛哥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小全张(右上图),它不但以现存于德化陶瓷博物馆德化白瓷浮雕为背景,以德化陶瓷博物馆藏的宋代德化窑军持代表中国陶瓷,作为活跃在摩洛哥的“中国记忆”,用来象征两国间50年来的传统友谊,还把材质独特的德化白瓷片镶嵌在丝绸之上,勾画出当年由摩洛哥到中国德化“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世界首枚丝绸镶瓷邮票的方式,把两国之间的50年交好载入史册。

方寸邮票搭台,德化瓷文化唱戏。1958年11月1日,我国与摩洛哥正式建交,50年来两国政治关系平稳,在许多国际问题上观点相同或相似。为了纪念中摩建交50周年,体现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摩洛哥王国邮政局特地发行《中国与摩洛哥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及丝绸镶瓷小全张,一套3枚的《中国与摩洛哥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其中一枚选择德化陶瓷博物馆藏的康熙二十五年款五彩天球瓶代表中国陶瓷,以象征摩洛哥外交中的“中国记忆”。

据悉,中摩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四大旅行家之一的摩洛哥伊本·白图泰与“中国的马可·波罗”汪大渊在元代时期实现了互访,并分别留下了《伊本&S226;白图泰游记》和《岛夷志略》两本名著,精美的德化瓷一度充当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使者,在双方的游记中都得到了体现。

德化白瓷:从中国德化到世界各国

沾满海泥的大碗,刻画线条细腻流畅的婴戏纹青白瓷碗,制作精致、薄可透光影的青刻花盘,极具异域风格的喇叭口瓷盘……

10月21日,从“南海一号”沉船中出水的200余件珍贵文物,在南宋官窑博物馆临时展厅正式展出。“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而此次展览亦是“南海一号”出水后第一次大规模展示其出水文物。展出的瓷器大部分是产自德化窑,它们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完好无损。这些瓷器可以说是宋朝繁华瓷业的一个缩影,为研究宋朝瓷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德化窑从北宋开始以烧造外销瓷为主,宋元时期德化外销瓷主要从泉州港出口。随着“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兴盛,德化瓷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产品之一。

德化瓷器进入欧洲后,以它洁白的瓷胎和釉色、适应西方用途的品种和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观音瓷塑像而引起很大轰动,成为帝王、宫廷和贵族所搜集、收藏的艺术品,欧洲人称它为“中国白”“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

如今,在欧美各国著名博物馆都有大量德化瓷器。

陶瓷之路:中外友好的文化之路

在多种类型的中国出口瓷器中,“军持”更是专为外销而生产的。“军持”是僧人游历时所携带,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等。晋代往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法显,在所著《佛国记》中就提到“军持”;韩槐准在《军持之研究》中指出:不仅僧人随身携带军持,“凡船中搭客,或者每人至少应当携带一个,以为船主每日分配淡水之用,因淡水为长途航海者之生命线。”这些宋元明时期德化窑大量生产和外销的军持,对当时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着促进作用。

德化瓷推动了世界瓷坛的发展。当时,瓷器在欧洲是新奇而珍贵的用具,而在中国却是廉价的日常生活用品,欧洲商人由此提供欧洲家庭使用的银餐具和陶器式样大量订货,德化窑工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产品造型,烧制成带过滤的茶壶、带嘴的水罐、咖啡壶、啤酒杯等日用饮食器皿供应欧洲市场。同时表现欧洲人生活题材的雕塑作品如商人、家庭妇女、旅行者以及狮子、骆驼和神话里的怪兽等,也由德化窑烧制而流行于英、法、荷兰等国。当时欧洲不少皇家瓷器工厂也纷纷模仿德化瓷器,法国的圣科得和查得密瓷器工厂、德国的迈森工厂等都纷纷仿制,著名工艺家柏特格也用红色黏土复制了高14寸的观音。

正是这些远销的德化瓷活跃在异国他乡,成为他们独特的“中国记忆”,也正是这些德化瓷,成为中外友好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