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德化窑瓷塑的时代特征浅析-2011.12.16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西北部,东经117°55′~118°32′,北纬25°33′~25°26′之间,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0.4 公里,总面积2232平方公里。境内气候宜人,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陶瓷文化底蕴深厚,有“闽中宝库”之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德化成为陶瓷制作中心打下了基础。历尽千年,窑火不熄,曾列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的德化,如今又被授予“中国瓷都•德化”、“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其中被国际瓷坛视为“天下共宝之”的珍品——德化瓷塑,更是德化瓷海中的精髓,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享誉世界。

瓷塑,顾名思义就是以瓷泥为原材料、通过雕塑成立体艺术品,再经过烧制而成。真正意义上的德化瓷塑始于宋元,它汲取了石雕、木雕、泥塑等雕塑技法,以儒道释的神仙、佛像为主的题材,至明代进入了完美时期。它以独特的润洁如玉的质地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驰名海内外,有“东方艺术”的美誉。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在《瓷之色: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如此评价德化瓷雕“以陶瓷之脆性,表现衣褶之柔软;以陶瓷之生冷,表现肌肤之温润;德化白瓷堪称一绝,前后无人能与之比肩。”

德化窑历代瓷雕取材广泛,除塑造儒道释佛像神仙外,古今英雄豪杰、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亭台楼阁、动物玩具等,亦多有涉及。从众多考古采集的标本以及传世品中,可以看出它们各自的时代特征。

1、宋代德化窑瓷塑

宋代是德化窑瓷塑的初始阶段。北宋以白瓷为主,胎质坚硬、细腻。造型粗犷与精细有机结合,器型迎合外销市场需求,以制作象生器为主。装饰堆贴并用,采用模印或压印法,并追求细部刻、划,讲究构图优美。南宋以青白瓷为主,工艺较前代有所提升,造型由肥大逐渐向高瘦“苗条”型转化,在讲究刻、划精致的基础上又开创了雕、塑,运用模印法印制各种装饰图案,使装饰艺术增添了新的韵味。

应该说,宋代德化瓷塑的最初阶段是在堆、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南宋的德化窑瓷塑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宋代碗坪仑窑出土的器物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转型特征。

这是1976年在碗坪仑窑考古发掘出土的一件动物水注,高6.6厘米,底宽5.5×4.7厘米。采用合模成型,胎质灰暗,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仅足跟露胎。狮形水注呈半蹲式、昂首姿势,脑勺上部堆塑一对竖起的三角形耳朵,浓眉耸起,双目圆睁,嘴唇开启,颈项合模处粘接一流,合缝线开裂,尾巴向上高高翘起紧贴脊背,依势形成把手,工匠刻意用雕刀刻、划纹路,以装饰浑身凸起的毛发,使之更具生命力,粗犷中却显露着细部刻划。

2006年,从碗坪仑窑采集的青釉铺首长颈瓶,残高30.3厘米,底径8.1厘米。采用手工拉坯成型,胎质灰白、坚硬,施青釉泛灰黄,施釉不及底,露桔色窑红。口残,长颈,溜肩,鼓腹,底内收,圈足,足外撇,旋制痕迹明显。颈部压划斜纹四圈,肩部两侧粘饰对称的外国人面铺首,该铺首长方脸,卷毛,双眼圆睁(宋代饰眼部的独特手法),高鼻梁,嘴开启,大胡须,须鬓亦卷曲。此类装饰的器物应为外销订制产品。

2、元代德化窑瓷塑

元代主要生产白釉瓷,较北宋、南宋,装烧工艺进一步提高。由于对窑炉烧制进行改造,开始使用分室龙窑,把以前还原焰变成氧化焰烧成,从而不仅提高了烧成率,而且使器物釉面莹润、光亮,白中微带黄,略呈牙黄色,俗称象牙白,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造型矮小稳重,以模印成型为主,露胎处有明显的粗裂痕,造型讲究线条的变化。装饰沿用宋代雕、塑、刻、划等手法。装饰图案以宗教题材为主,图案线条浮出器表,构图精美,特别体现在盒类,多数带有“莲瓣纹”。以屈斗宫窑出土的器物最具代表性。

1976年屈斗宫窑考古发掘出土3件模印蒙古人头像的青白釉洗,现藏于福建省博物院,高2.5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6.7厘米,壁厚0.3厘米。芒口,平底,腹壁微弧,饰细条纹,中间加一道弦纹,似篱笆形,故亦称“篱笆纹”。底部模印蒙古人像,头带蒙古帽,脸庞圆浑,双眼睁开,长须,人物像系凸纹。

同期出土的1件米黄釉三系罐,口径6.2厘米,底径6.2厘米,高10.8厘米。胎质呈米黄色,施米黄釉,施釉不及底,口沿及底露胎。直口,溜肩,鼓腹,器底内收,平底。肩部粘贴三个圈形系,便于穿绳。自口沿往下依次饰豆芽纹圈带、连续两组卷草纹圈带,近底处饰仰莲纹圈带。该罐上下接胎成型,为元代主要器型之一。

3、明代德化窑瓷塑

明代德化窑以白瓷为主,质地洁白细坚,烧结度高。明代瓷塑是德化窑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尤其是佛像瓷塑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风格,独步瓷坛,风靡海内外。明初,德化窑胎釉配方及生产方式沿袭元代的做法,中低温胎釉在半倒焰式、倒焰式烧成,形成一种白中泛黄的釉面效果。拉坯、模印、雕刻、泥塑等成型法兼用。中期,白瓷生产达到一个高峰,新工艺不断出现,装饰艺术进一步提高,堆贴、模印、雕塑技艺有明显改进,合模、刻字、印款等新技法不断完善。胎釉结合紧密,烧成工艺明显进步,用氧化焰烧成,出现“糯米胎”特质,产品质量全面提升。明晚期,德化窑白瓷生产和艺术水准均达到巅峰,模印规模生产,装饰技艺全面提高,并出现透雕。

明代德化窑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光亮,玻璃相好,脂玉感强,有“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等美称。以儒道释宗教题材为主的瓷塑丰富多彩,有如来、观音、弥勒、罗汉、达摩、祖师、帝君、八仙、麻姑、寿星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材质和题材的完美结合使德化瓷塑独占鳌头,成为无可比拟的瓷塑奇葩。而西方题材的瓷塑为德化窑赋予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成为对外贸易和文化互动的又一重要标志。

特别是以何朝宗为代表的雕塑巨匠所创作的道教、佛教题材瓷塑,堪称世上难得的珍品。何氏瓷塑的整体造型比例与人体结构基本吻合,如观音造像的脸部表情含情脉脉,安祥静谧,其衣纹处理处处透露出中国工笔画以线造型的神韵,疏密错落有致。何朝宗在长期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其风格影响至今。

现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渡海观音,是何朝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高46厘米,底座宽14厘米,胎白细腻,通体施白釉泛牙黄色,釉色温润,晶莹剔透。头梳高髻,髻上戴如意花冠,面容清秀,丰腴端庄,广额弯眉,凤眼俯视,凝神静思。直鼻,垂耳,双唇紧闭,嘴角微上翘,浮现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头顶披巾,着袒领宽袖长衣,酥胸裸露,胸前堆贴一宝相花饰。双手交叉藏于袖中,作左拱势,赤足立于浪花座上,一脚埋于海水,一脚外露,足下浪花浮起。观音微微向前倾,神态安祥自若,俨然飘然渡海之势。背部钤有“何朝宗印”四字方章。

此期涌现了一批如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希宗、林孝宗、颜俊高、何朝春、林我范和陈伟等瓷塑大师,活跃在瓷塑艺苑。

4、清代德化窑瓷塑

康雍乾时期,德化窑窑场遍及城乡,瓷器生产进入了全盛的时代。清初,德化窑仍保留明代晚期的特征,质地洁白,温润,呈糯米胎;釉面较厚、莹润;装饰采用印花、贴花、透雕等手法。中期采用还原焰烧成,质地坚硬,微泛灰;釉面白,明亮,略泛青,积釉处泛青尤为明显。迨至晚期,随着青花瓷日益兴盛,白瓷雕塑产品锐减。青花瓷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彩瓷也日渐丰富起来。

现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馆的白釉坐莲如来,通高34.2厘米,底座宽10.7厘米。胎细白,施白釉,泛青,质地纯净细腻,底座中空,内露胎。如来饰螺髻顶,圆脸,垂耳,双目微闭,身披袈裟,袒胸露右臂,双手戴镯平放于膝,金刚跏趺坐于仰复莲瓣座台上。

5、20世纪初的德化窑瓷塑

20世纪上半叶,社会动荡,时局不稳,德化窑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品质下降,制作工艺较粗糙,加上胎土取材缺乏讲究,杂质较多,故胎质白中带灰,釉面白中微灰,器型较粗笨。注浆成型在雕塑构件上采用,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但传统雕塑艺术感却有所逊色。但部分匠师如许友义、苏学金等在传承中有所创新,首创活动瓷链、活动瓷珠串,作品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维护了德化窑的精品形象。这个时期青花瓷产量减少,白瓷产品反而增多,彩瓷更为活跃。胎质坚硬,釉色泛青,还原焰、氧化焰兼用。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藏白釉刘海戏蟾蜍,通高22.6厘米,底7.6×10.4厘米。胎白质坚,通体施白釉,足跟露胎。刘海蓬头赤足,左足立于岩石,右脚高高跷起,双手舞动一条串有金钱的彩绳在逗弄岩石上的一只仰视的三条腿蟾蜍,缨络已断。刘海着宽松长衫,右肩袒露,腰部围系树叶编织而成的裙子,腰间别一葫芦。背部钤有方形印章款,字迹模糊不清。内里掏空,留有手指痕迹。该作品造型较别致,精雕细刻,形神兼备,生动活泼。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藏白釉梅花,残高30.7厘米。通体施白釉略泛青,底足露胎。梅花呈棵状,根部植入。梅干苍劲挺拔,花蕊或含苞,或怒放,或吐蕾,梅枝竞相伸展,挺拔秀美,生机盎然,傲雪迎霜。作品比例协调,精美绝伦,采用捏塑成型,手法娴熟,简洁,给人以自然活泼的联想空间。该作品曾获国际大奖。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藏白釉坐岩罗汉,通高22.3厘米,底残长5.4厘米。胎质洁白,坚硬,通体施白釉,釉面光亮,底露胎。罗汉为国字脸,秃顶,高额,垂耳,眼微合,神情宁静慈祥。罗汉身着通肩长衫,胸部袒露,左手持干荷枝,右手藏于袖中倚靠岩旁,左膝弯曲脱鞋置于岩上,右膝竖直,左脚着屐,自然置放。该塑像呈坐式,实心,捏塑而成,系许友义的大型群雕“五百罗汉”原作之一。

综上所述,德化窑瓷塑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1)名师的雕塑在手法上留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在作品的五官、衣纹、结构等方面均带有作者的独特风格。

(2)清代以印装合模为主,早期保留有堆塑后中空的方法;民国采用注浆,留有吸水痕,头、手、须髯构件采用插装。

(3)看胎质,明、清早期温润,中晚期至民国白中泛灰,略有粗糙感。

(4)看釉面,明、清早期较莹白,润如油脂;中晚期莹亮,微泛清;民国,青白中带灰。

(5)明代雕塑手法以传统和“何派”为主,清代中晚期出现仿何作品。

(6)明清瓷塑作品背部或底部铭款渐多,民国由于注浆批量生产,作品常不带款。

(7)作品足底或底部胎釉交接处有匣钵砂或谷壳灰遗留痕迹。